翰墨云桥 作品

第413章 峰回路转!

我这里刚刚取得冢中泪,山腹内的墓室就开始大面积坍塌,大块的石头开始脱落下坠,我拼命的闪躲,险些被砸中。

好在此时,程落樱终于破解了墓室大门的秘密,一道微光照射进来,程落樱带领着文物施工队,快步冲了进来。

大地剧烈震颤,墓室轰然坍塌,巨石如雨点般落下,扬起漫天尘土。

我一把紧握住程落樱的手,犹如握紧生命的稻草,不顾一切地往那道光亮的出口狂奔。

身后,是不断崩塌的墓室,每一次回头,都仿佛能看见历史的尘埃被无情地吞噬。

我们穿梭在碎石与尘埃之间,我的呼喊声在狭小的空间里回荡。

“这里快塌了,所有人,快离开这里!”

程落樱的眼中满是坚毅,她指挥着工程队伍,有条不紊的撤离了墓室,最终在墓室彻底塌陷的前一分钟,所有人顺着盗洞,爬上山顶,躲到了危险区域外。

省里派来的文物专家郝教授站在山顶边缘,望着那因坍塌而烟尘弥漫的山体,眉头紧锁,眼神中流露出无尽的遗憾与惋惜。

“可惜了!”

他轻声叹道,声音在风中飘散。

“保存如此完好的古墓,每一件出土的文物,都承载着千年的历史,对考古发掘的意义,可以说是无可估量。”

我默默站在他身旁,目光穿透那层逐渐散去的尘埃,心中五味杂陈。

缓缓开口,我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。

“或许,这才是它最好的结局。我想,墓主人也一定不愿意被尘世的喧嚣所打扰,就让他们母子二人,彻底长眠于此吧。”

我拉着程落樱的手,离开了母子骨堆,快天亮的时候,才回到了警局。

警局内灯火通明,却异常安静,只有偶尔传来的文件翻动声。

刚踏入大门,袁朗便从值班室冲了出来,手里抱着一叠厚厚的资料,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。

他几步跨到我面前,语气中带着难以置信。

“彭组长,你真神了!

“我按照你的指示,和岳局长的手下干警一起搜查了老吴的家。

“这家伙,真名原来叫吴三通,是盗墓世家的十九代传人,平时开着货车做掩护,借着出长途的活儿盗墓,你说这谁能想到呢?”

说着,他扬了扬手中的资料,仿佛那是揭开真相的钥匙。

我闻言点了点头,这个结果早在我的预料之中。

我看着袁朗,沉声问道:

“在老吴家,找到了什么东西吗?东西有没有人碰过?”

袁朗的神色更加激动,他压低声音,仿佛怕惊扰了什么。

“在老吴家里,我们找到了一大包用黄绸布紧紧包裹的皇家珍贵玉器,每一件都散发着温润的光泽,看起来就价值不菲。

“彭组长,按照您的交代,我亲自盯着,没有让任何人触碰过,现在它们都暂时存放在警局的证物室里。”

说着,他的眼神里闪过一丝敬畏,仿佛那些玉器不仅仅是物品,更多是有着一层邪恶的力量隐藏在其中。

袁朗站在昏黄的灯光下,手中的资料仿佛重若千斤,他眼神中既有破案的喜悦,又夹杂着难以言喻的恐惧。

他咽了口唾沫,声音低沉而颤抖。

“彭组长,我…我看过那些唐末的古董玉器,上面附着的一股黑气,即便是隔着包裹都让我心里发毛。

“你知道吗?上次抓你的那警官,手只是轻轻碰了一下,即使你及时出手,给他驱散了煞气,他还是在昨天晚上去了医院,截了肢。

“彭组长,那些玩意儿上,到底藏着什么邪门的东西,为什么你不让任何人触碰?”

说着,他不自觉地后退了一步,仿佛那些古董此刻就站在他面前,散发着阴冷的寒意。

我深吸一口气,缓缓解释。

“我猜测,那母子骨堆围成的四方水银坑,还有那招魂幡,是一种古老的阵法,或许是镇压魍魉鬼曹蓉的关键。

“老吴和乔三强一起下过母子骨堆,怕是贪财之念下,拿走了耳室的那些东西,无形中触动了某种禁忌,煞气引来邪祟,这才惹祸上身。”

程落樱闻言,眉头微蹙,眼中闪烁着担忧之光,她轻声问道:

“彭师兄,那些玉器上附着邪恶的煞气,就这样放在警局证物室,你真的不怕会引来魍魉鬼曹蓉吗?”

我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,以示安抚,目光坚定。

“别担心,警局是维护正义与秩序之地,浩然正气与先天阳气充盈。你看,这灯火通明之下,每一寸空间都仿佛被正义之光照亮。

“更何况,警局作为国家机构,有国运龙气隐隐加持,如同坚不可摧的护盾。再者,衙门五行属火,火旺则阴邪自退,那些玉器上的煞气,在这里不过是苟延残喘罢了。

“只要别主动去触碰,用不了多久,煞气就会自然消弭于无形。”

程落樱听完我的话,神色稍缓,紧绷的肩膀放松下来,她轻声问道:

“彭师兄,我们接下来要去将军岭了吗?”

我凝视着前方,眉头紧锁,沉声道:

“接下来,我们可能有一场硬仗要打。如果老吴没死就好了,有他带我们去将军岭

话音刚落,袁朗嘴角勾起一抹弧度,眼中闪烁着狡黠的光芒,他拍了拍手中的资料,笑道:

“这次突击吴三通家,拔出萝卜带出泥,揪出了一大群盗墓贼,一个个都是熟门熟路的,还怕没人可用吗?

“瞧,这不就有几个现成的向导!”

说着,他指了指门外,几个神色萎靡的中年道士,正被两名警察押解着,踉跄着步入警局大厅,眼中满是惊恐。

我神色一喜,迅速拦下那两名正押解着盗墓贼的警察,向他们使了个眼色,示意稍等片刻。

随后,我转向那几个穿着破旧道袍、道士打扮的盗墓贼,他们的眼神在恐惧与好奇间游离。

我压低声音,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问道:

“我听说,江南省有一个盗墓家族,姓吴,自称搬山道人,擅长二指开墓门的绝技。不知几位能否帮我一个小忙?”

话毕,我紧盯着他们的眼睛,试图捕捉任何一丝动摇或认同的迹象。

其中一名盗墓贼,面容枯槁,眼神闪烁,似乎在衡量着利弊,最终缓缓点了点头,那动作微小却意味深长,仿佛是在黑暗中点亮了一盏微弱的灯。

“可以,但是我们有一个条件。”

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