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许风月 作品

第113章 赚翻了,却要分钱

什么是不一样的?

马车颠簸,她也颠簸。

身下的人挥汗如雨,她像一朵风雨中的花蕊,任雨水拍打浇灌蹂躏。

魏晴柔只感觉自己的腰快断了。

风雨过后,她整个人还挂在秦平安身上,任他给自己整理干净。

衣裳穿戴整齐后,秦平安把她按在怀中亲了亲。

魏晴柔累的只剩下指尖能动弹。

这混账男人,明明自己在和他说正事,他却满脑子荒唐事儿。

刚才那动静,马车晃得她自己都感觉出来了,一会儿出去她还怎么见人啊?

一想到刚才秦平安逼着她说的那些话……

什么马车上是不是滋味不一样、这回是她骑着他欺负、颠簸的好快……

魏晴柔的小脸又不争气地滚烫起来。

秦平安见她脸色绯红,掐了掐她的腰:“夫人还不满足?”

魏晴柔张嘴咬在他肩膀上。

秦平安啧了声。

“我好好和你说正事,你净胡闹。”魏晴柔瞪了他一眼,撇开头。

秦平安闷笑,拍了拍她的娇软,将人放下来。

“不是什么大事,魏澜心想做南国皇后,意南国朝臣同意吗?”

秦平安正色起来:“好端端的,南国皇帝怎么就许诺她做皇后,若真是看上了,带回去做个后妃不行?”

“魏澜心说的如此信誓旦旦,如同板上钉钉一样,那必然有蹊跷。”

魏晴柔眨了眨眼,醍醐灌顶。

是啊,她怎么没想到?

这南国帝王再喜欢魏澜心,也不可能冒天下之大不韪,娶一个外邦女子当皇后。

这又不是两国联姻。

魏晴柔道:“除非魏澜心身上,有什么东西是南国皇帝需要的。”

秦平安捏了捏她的脸:“算你聪明。”

“既然不想让魏澜心嫁到南国,那就要弄清楚,对方到底看中了魏澜心什么。”

“这事,交给你夫君我去查。”

听秦平安这么说,魏晴柔也就放下心来。

二人回了王府,和敦亲王、王妃一同用了晚膳,才各自回屋。

年关还未过去,各家走亲蹿巷,相互送礼,魏晴柔跟着王妃迎来送往,一个年关到过得充实。

魏夫人来过一趟,魏晴柔将魏怜心的事情告诉了她。

大皇子虽会转达宗人府放人,但小惩大诫不可少,更何况大皇子日理万机,也不能全指望在他身上。

魏夫人还是要多多走动,疏通关系。

之前不敢插手魏怜心的事,是因为大皇子那边没有准话。

现在有了准话,确定不会牵连到魏家,也就能放心疏通。

转眼,便过完了年。

正月十五一过,秦平安就要去鸿胪寺报道了。

秦平安第一次当差,王妃比当事人还激动,天不亮就起了身。

又是给秦平安准备衣裳,又是早膳,还连礼盒都备了。

魏晴柔被外头的动静闹醒,得知王妃起了身,她也不敢继续赖着,起床跟着王妃操持起来。

“我是上了年纪,心里有事睡不着。”

“你别跟着我瞎折腾,回去再睡会儿。”王妃拍着她的手说。

魏晴柔软绵笑道:“夫君第一天上任,儿媳心里也高兴,也睡不着。”

“儿媳伺候您用早膳。”

王妃听她这么说,脸上乐开了花:“哪里用得着你伺候,咱娘俩儿一起去。”

“用过早膳,你就陪我在正厅里等着。”

魏晴柔乖巧应下。

陪着王妃用完早膳后,她和王妃就在正厅里候着,等着秦平安起床。

秦平安第一天上任,王妃心里高兴着,觉着是府中的大喜事,连病怏怏的敦亲王也薅了起来。

敦亲王顶着两个硕大的黑眼圈,坐在椅子上不断打呵欠。

三人等了半晌,不见秦平安有起床的动静,王妃便派人去叫。

秦平安起床气大,外头的婢女喊了两声,里头传来砸东西的动静,就不敢再喊了。

这话传到王妃耳中,脸上的笑容没了,气得她一脸青白。

“儿媳去叫吧。”魏晴柔起身,作势要走。

“坐下!”王妃厉声道。

“陛下看重他、信任他,才给了他这么个差事。”

“第一天当值他就敢迟到,我倒要看看,他今日要睡到几时。”

魏晴柔缩了缩脖子,暗暗替秦平安默哀。

不争气的东西。

一会儿免不了挨顿打。

秦平安睡到日上三竿才起来,下人来回禀的时候,他已经出门了。

王妃白白等了他一个上午,结果人都没来请安。

气得王妃暴跳如雷。

一旁呼呼大睡的老王爷,听见下人的回话,起来晃晃悠悠的往回走,边走边说:“他什么性子,你还不清楚?能转性才怪了。”

王妃气呼呼的:“都是你惯的!”

见两人要吵起来,魏晴柔连忙安抚道:“母亲莫要生气,树挪根,人挪性,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。”

“夫君也需要个适应的过程,不管他几时去,总归是去了,比起从前也大有长进了。”

“说不定,待他适应鸿胪寺的差事,日后便有所改变了。”

魏晴柔这话,王妃也知道是哄她高兴的,但听着就是舒心。

她莞尔一笑,拉住她的手:“还是你贴心。”

“日后,你得多替我盯着他。”

“母亲放心,王春拆开盯好了夫君。”魏晴柔乖乖应下。

“前日子,长公主府上送来了一批上好的金丝燕窝,还有一盒子东珠,一会儿我让钱嬷嬷送到你屋里。”

“多谢母亲。”魏晴柔笑开颜。

一盒东珠,价值千金呐。

陪着王妃用了午膳,钱嬷嬷果然送来了燕窝和东珠。

魏晴柔让春喜把东西收好,派人去给王妃回了话,便坐着王府的马车去了豆腐坊。

宫宴过后,因为有皇帝金口玉言亲自嘉奖,豆腐坊的素斋生意更好了,高门大户定购的数量最多。

高门大户年年办宴都是山珍海味,各家夫人们司空见惯,吃了吃腻了。

换了一顿素斋,倒显得别有风味。

一个年关,素斋宴就在京城里掀起了热潮。

细算下来,豆腐坊光是素斋宴赚的银两,就高达十二万。

魏晴柔盘着账,脸上乐开了花。

可一想到这白花花的银子还得分一半给秦平安,小脸又是一垮。

“夫人,雪燕的弟弟来了,说有要事禀告夫人。”